使用公筷到底有多必要?央视这组实验对比结果惊人

来源: 央视财经  时间: 2020-08-25 11:21:53
  围桌共食、互相夹菜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习惯的就餐方式,但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病菌传播的风险。疫情期间,不少餐饮企业纷纷响应政府号召,推行使用公筷。
 
  尽管餐饮行业积极推行公筷公勺,但对许多消费者来说,要改变多年的用餐习惯并不容易。使用公筷究竟有多必要?近日,央视记者和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一起做了个实验。
 
  在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餐厅里,专家选用了三道菜来做实验,分别为凉拌黄瓜、干锅茶树菇和香辣牛蛙。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专家要将每道菜通过无菌操作的方式分成三份,并提前对每道菜进行餐前取样保存。
 
  四名参与实验的工作人员,首先在使用公筷的情况下,吃第一组菜;随后在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吃第二组菜。最后,每盘菜都至少留下25克来取样,并进行菌落总数的测试和对比。
 
  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刘洋说,这次的实验结果显示,凉拌黄瓜的非公筷组比公筷组的菌落总数要增加了1.3倍,干锅茶树菇两组数据相比相差了909倍,而香辣牛蛙的这个数据则差了44倍。
 
  因此在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人体携带的一些细菌会通过筷子传播到菜品上,而且菜品之间也会交叉污染。比如夹了凉拌菜,又夹热菜,就会把凉拌菜上的细菌转移到熟食的菜品上,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使用公筷,这样可以避免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菌互相传播,让我们吃得更加安心。(据央视财经)

页面功能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