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四普”通江试点收官 摸清文物“家底” 保护历史遗珍

来源:   时间: 2024-04-23 09:51:41

  ●通江选取麻石镇、龙凤场镇作为试点区域,21个行政村全覆盖

  ●共调查古墓葬90处,确认登录为不可移动文物72处,其中复查

  58处、新发现14处

  ●探索出“四普通江经验”——边普查边挂牌落实保护责任、边宣传、边挖掘认定

  3月31日,随着最后一个数据被上传至“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综合管理系统”,通江县承担的“四普”试点任务正式收官。

  作为全国13个试点县(区)之一、四川省仅有的两个试点县之一,通江县承担古墓葬普查试点工作。此次试点,通江完成2个试点乡镇已登记的58处古墓葬和新发现14处古墓葬的实地调查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我市乃至全国的文物资源库。

  通江为何被纳入全国试点?文物普查工作如何开展?记者带你了解文物普查背后的故事。

  通江为何被纳入“四普”试点?

  记者注意到,这是我国时隔16年再次启动文物普查,而这次文物普查也将是我国在“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

  作为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通江县为何能被纳入全国13个试点县(区)之一?

  4月16日,记者跟随通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伟生从通江县城出发寻找答案。

  此行目的地是距通江县城50多公里的麻石镇云昙村。

  在颠簸的山路行车一个多小时。“到了,就是这里。”陈伟生指着云昙村神口河岸边一处田坎上方的墓葬地说道。

  只见该墓地依山傍水,为多进院落式墓葬建筑,占地约200平方米,由墓冢及墓碑、陪碑、牌坊、惜字塔、桅杆组成,造型宏伟大气,碑文内涵丰富,浮雕、镂空雕匠心独具,令人直呼惊艳。

  陈伟生介绍,该墓建筑形制高大、空间配置复杂,雕刻工艺要求极高、耗时极长、花费巨大,表明墓主人的家境十分优裕。

  古墓外侧立的一块保护碑显示,该古墓建于清光绪年间,已于2012年被认定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像这样的古墓葬,通江有329处。”陈伟生介绍,古墓所属年代从汉至清,呈现时代接续、分布面宽、规模宏大等特点,且形制完整、雕刻精美、书法精湛、彩绘鲜艳,是研究川东北地区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丧葬文化的重要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由于古墓葬数量多、分布广、价值高,通江县被确定为“四普”全国12个省13个试点县(区)之一,开展古墓葬普查试点工作。

  作为全省文物大县,通江县有不可移动文物816处902点、可移动文物9761件,国家级传统村落16个、省级传统村落21个,博物馆、纪念馆9家,被誉为“露天博物馆”“红色基因库”。近年来,通江不断压实文物安全责任,落实文物安全措施,全县文物得到有力保护。

  纳入“四普”试点后,通江积极响应、迅速行动。

  “与前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同,这次普查由政府行为上升到了党政同责的高度,重视程度空前。”陈伟生介绍,普查组织、队伍组建、经费预算等要素迅速向试点工作集中。

  很快,在全县教育文化系统内抽调熟练掌握摄影、制图的专业人才,邀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南财大及市县有三普工作经验的“行业学者”“田野专家”,组建起了35人的普查队伍。同时,划拨30万元启动资金,采购无人机、照相机、GPS定位仪、测距仪、户外攀爬工具等设施设备,全力支持普查试点工作。

  3月5日,试点工作实地调查拉开帷幕,以麻石镇、龙凤场镇作为试点区域,共分为两个普查队工作小组同时进行。

  在荒僻乡野寻觅文明遗迹

  “寻找古墓,你们会害怕,或者说会有所忌讳吗?”

  面对记者的疑问,陈伟生不假思索地笑答:“我们同行的女队员都没有一个说害怕。我想,作为文物人,更害怕文物被盗掘、破坏,难以被有效保护吧。”

  此次文物普查不仅要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还要依法核定新的发现。试点乡镇属于高山地区,点位分布较散,且处于荒僻乡野,被荆棘灌木包围,工作开展难度可想而知。

  “试点乡镇全覆盖,只有每个地方都走到才放心。”陈伟生带领普查队工作小组,背着重达几十斤的设备和干粮跋山涉水,每人每天累计步数达两万余步。作为团队的“定海神针”,他主动承担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即使自身有恐高症,也总是冲在最前面、爬在最高处。

  对一座古墓开展调查前,首先要清理荆棘灌木,队员们随身携带的弯刀、镰刀等工具在这时通通派得上用场。山野间作业,崴脚、摔跤、扎刺都是常有的事。

  然后就是数据采集,包括年代的认定、文物构成、尺寸、海拔、经纬度、本体边界、描述、制图、墓主身份、墓群联系等内容。

  “北纬xx,东经xx,海拔xx。”按下卫星定位仪,普查人员须准确报出古墓的地理位置。接着,清扫、描述、测绘、拍照……各组紧密配合,认真完成每一道工序。队员们常常顾不上用餐,有时仅靠一碗泡面填饱肚子。

  从全景到各个单体文物,从整体到局部,每处古墓葬要拍摄至少8张精美照片,队员们宁愿用双手支撑梯子助队友拍照,也不愿损坏文物分毫。

  “我们还借助全站仪、RTK等测量设备,确保本体边界位置准确。由于山区信号差,手持端数据采集及形成的矢量图容易有误差,所以只能先现场手绘,回来再在电脑上修改。”陈伟生介绍,“白天跑、晚上熬”成了普查阶段的常态。

  “能经历一次文物普查工作,是幸事。”陈伟生坦言,没有内心的热爱,可能工作十年八年也只是一个门外汉。

  虽然辛苦,但遇到某处古墓葬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形制丰富、雕刻精美,大家会无比兴奋地展开讨论,丝毫不觉疲劳。通过实地调查,这支队伍也得到了充分锻炼。

  摸清“家底”探出“四普”样本

  星光不负赶路人。历时14天,普查队员走遍两个试点乡镇21个行政村,共调查古墓葬90处,确认登录为不可移动文物72处,其中复查58处、新发现14处。

  摸清文物“家底”,并不是简单登记文物名字、算清文物“年龄”就完事,更多是要找准文物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普查中,“四普”文物专家团队会充分挖掘、研究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精确评估最能反映文物的核心价值,并根据文物的核心价值开展认定、登记、定名等工作。

  这批新发现古墓中,勘定其中13处为清代、1处从清代延续至民国,大多保存完好,部分墓葬还融合了建筑、雕刻、绘画、装饰等诸多艺术形式,是川东北地区墓葬建筑和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研究该地区民俗信仰和审美观念的重要史料。

  文物普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散落在通江山水之间的珍宝。

  “我们坚持边普查边挂牌落实保护责任、边宣传、边挖掘认定,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唤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文化自觉。”通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敬介绍,不少老百姓主动提供线索、带队当向导,也因此融入文物普查这场浩大的工程中,从此与文物保护结下了不解之缘。

  3月31日,在全国文物“四普”西南片区培训会上,通江作试点工作经验交流。

  4月11日,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工作总结会上,通江县作交流发言。

  “四普”全面铺开在即。通江这份文物“四普”答卷,正在为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探出样本、蹚出路子。

页面功能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