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卫士运行稳 守护一泓巴河水

来源: 巴中日报  时间: 2020-03-31 12:06:33
 
市污水处理厂干部职工观察污水生化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城市经济发展、居民用水安全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自2004年建成运行以来,巴中市污水处理厂已经不间断运行16年,累计处理污水23290万吨,倾心守护着巴中生态环境和巴河一泓清水。
 
  保质量不断提升工艺确保尾水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尾水达标排放是市污水处理厂的重中之重。自建成投运以来,市污水处理厂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2019年9月迁建污水处理厂投产分流污水前,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达到7.5万立方米,目前日处理量4.5万立方米。
 
  “巴城生活污水经过截污管网从这里流进污水处理厂,不仅恶臭,里面还有大量生活垃圾、砂粒等杂质和有毒有害气体。”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科长苟海凌介绍,污水经过管网进入厂区,经过人工格栅、粗格栅机、细格栅机的多次隔离和曝气沉砂池的沉淀,砂砾和垃圾就被筛选隔离出来。
 
  经过除油沉砂后的污水就流入生化池,进入污水处理重要环节:生化处理周期。在生化处理周期中,生化池里面的活性污泥成为污水的“天然杀手”。活性污泥中数以亿计的微生物不断分解、吞噬、消化和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从而实现污水净化的目的。污水处理厂共计安装了6台130KW的鼓风机,不停地运行,向生化池内供气,为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氧气。在生化池中,经过进水、搅拌、曝气、静沉等厌氧和好氧交替运行脱氮除磷后,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形成无机物,和其他无机物一起被活性污泥吸附沉降到生化池底部,通过潜污泵将剩余污泥排入贮泥池再处理。生化池上层的清水由滗水器排出,投放三氯异氢尿酸消毒后,再经紫外线最终消毒杀灭大肠杆菌等细菌后排入巴河。
 
  剩余污泥的浓缩脱水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生化池排入贮泥池的剩余污泥经厌氧脱磷再次沉降后,上层的上清液排入进水泵房再次进入污水循环处理周期,底部的高浓度污泥则抽入脱水机房添加絮凝剂后经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为提高污泥脱水质量,市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脱水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添置了深度压滤脱水机,将污泥含水率由原来的80%下降控制在55%以内。目前,深度脱水后的污泥运往南江县南威水泥厂付费处置。
 
  为满足城市发展和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量的需要,市污水处理厂于2008年启动厂区二期扩建和一期改造工程,新增投资9000万元,2012年12月建成日处理能力8万吨的厂区工程和厂外截污干管10.3公里,采用CASS工艺,让出厂水更清、更安全。
 
经过生化处理周期的污水进行紫外线消毒
 
  有担当坚守岗位职责以厂为家成为常态
 
  污水处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4小时不间断良好运行的成绩,是污水处理厂干部职工坚守岗位的辛勤付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不例外。
 
  “疫情发生以来,市污水处理厂干部职工枕戈待旦,思想之弦紧绷。”市污水处理厂党支部书记李国生表示,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粪便,容易携带新冠病毒,污水处理行业属易感染的高危行业,全厂干部职工坚持居家办公和单位办公相结合,保证全厂24小时正常生产。为有效隔离污水中的新冠病毒,厂部组织发放了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和消毒液,每天对厂区进行两次消毒,有效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疫情期间,污水处理更是马虎不得。设备是污水处理系统的核心,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是污水处理工作的关键。疫情发生后,设备科负责人李卓更是“随时待命”。1月27日,大年初三凌晨4点,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提升泵发生故障,污水不能正常提升,运行巡视工作人员及时报告给了李卓。“当时也来不及多想,从值班室跑出来就去了现场。”李卓表示,污水处理厂已经不间断运行16年,加之全厂设备先后经历了2007年和2011年两次洪水浸泡,已进入设备故障高发期,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日益增多。
 
  李卓介绍,疫情发生后,市污水处理厂根据进水水质变化适时调整工艺,并将出水消毒药剂由原来的次氯酸钠变更为三氯异氢尿酸,让处理后的水更加干净、卫生。
 
  进、出水质化验分析是污水处理工艺参数调整的重要依据,要求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责人苟海凌介绍,疫情期间,市污水处理厂化验由原来的每天两次增加至每天三次,增加了总氮、总磷等化验项目;坚持每天及时准确化验分析水样,进行水质分析,为系统运行提供详实、准确的水质数据,并建立了运行台账。
 
  为了保障设备平稳运行,“以厂为家”成为大多数干部职工的常态。“责任在肩,如履薄冰。”李国生表示,污水处理像“打仗”一样,尤其是疫情期间,市污水处理厂干部职工一直处于“临战”状态。
 
  有作为平稳运行16年进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污水处理事关巴河水质、下游沿线人畜饮水安全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突出。
 
  “从污水进厂,先后要经过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池、CASS生化池等十几道工序。”李国生介绍,按下污水处理启动键,巴城污水处理不间断。目前,市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段运转正常,日处理污水量为4.5万吨(迁建污水处理厂分流约3万吨),处理水质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尾水经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适时上传。
 
  自2004年9月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市污水处理厂已经平稳运行十六年,交出了漂亮答卷——
 
  服务面积约4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41万多;已累计建成截污管网300余公里和厂外污水提升泵站6座,覆盖江南、江北中心区域,城市污水收集率达到95.48%,进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年产污泥约8823.4吨,含水率降至55%以内;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处理生活污水23290万立方米,削减化学需氧量59521吨、氨氮7295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面临单位改制,职工稳定安抚工作难度增加,市污水处理厂仍将聚焦中心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抓好污水处理各项工作。”李国生表示,市污水处理厂将为巴中天更蓝水更清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云良)
 
 
 

页面功能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