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聚力“四好村”建设纪实

来源: 巴中日报  时间: 2018-07-03 23:11:44

巴中市聚力“四好村”建设纪实

    “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村建设要求。近年来,巴中市以建设“五彩巴中”为目标,突出绿色价值再造理念,开展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四好村”建设。

  截至5月底,巴中市共有2335个行政村,省级“四好村”95个,占全省“四好村”的6.4%,位居秦巴山片区之首;市级“四好村”174个、占全市行政村的7.4%。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村民住上好房子

  6月6日,记者沿着山路来到南江县燕山乡李寨村二组的村民冉德明家,一栋白色小洋楼在青山绿水掩映下显得格外美丽,房前成片的猕猴桃挂上了鸡蛋大小的果实。见到冉德明时,他正在产业园里除草、翻地。

  “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谈起近几年的变化,冉德明高兴得合不拢嘴,“要不是国家的好政策,我哪里住得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冉德明的妻子和大女儿因患病常年吃药,且需人随时照顾,上有70岁的父母,下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女儿。“两病两老一学”的家庭状况压得冉德明喘不过气来,“医药费、学费、生活费等支出很大,而收入就我一个人的务工工资,根本不敢考虑房屋改造的事情。”

  冉德明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巴中市大力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据李寨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以及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贫困户在搬进新居后,其宅基地须复垦,收归集体所有,让其产生效益。

  记者了解到,为大力推进“四好村”建设,巴中市坚持“建改保”相结合,注重“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让村内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

  产村相融

  鼓起村民“钱袋子”

  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至少1人实现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面小康标准;新农合参保率达100%,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有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宽带网……这是建设“四好村”的硬性条件之一。

  巴中多山,丘陵、山地占巴中市总面积的90%。如何让百姓既住上好房子,又鼓起“钱袋子”呢?

  规划立项时,巴中市对搬迁群众的增收路径进行针对性设计。安置点尽量安排在离城镇、园区、景点较近的地方,增加贫困群众打工挣钱的机会。同时,在中心村等搬迁安置点,因地制宜地配套发展特色产业,把搬迁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发展链条。

  距离通江县城约10公里的民胜镇鹦鸽嘴村,产业园与巴山新居交错相映。村民闫仕奎正在葡萄产业园里修剪葡萄枝叶,产业园旁便是他的新房子。

  “不仅有房子住,还能挣钱,真好。”闫仕奎介绍道,2012年种植大户熊纯华在鹦鸽嘴村投资3000多万元,流转600亩土地,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合同,每亩土地每年可获得流转费800元。我们还在产业园里打工,每天的收入超过100元。”家乡土地流转带来的新变化,让他打消了外出务工的念头。

  近年来,巴中市按照“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核桃、茶叶、巴药“三百”工程,发展生态养殖,打造“巴食巴适”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两大新兴业态,助推脱贫攻坚,为“四好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村规民约

  文明乡村树新风

  每天早上,鹦鸽嘴村村民贾桂英早早起床将门前落叶、垃圾清扫干净。“现在住上了好房子,儿子也结了婚。一家人住在一起,我得把屋内房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贾桂英说,村里规定要“门前三包”,个人要“自扫门前雪”,保证住户家里干干净净,整个村子都变整洁了。

  “‘四好村’”创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多注重物质形态,而‘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则立足精神层面,往往更有难度。”市委统筹办(农工委)主任杨毅认为,村规民约的主要特点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它的执行主要靠道德舆论的力量,靠村民的自觉遵守。

  自鹦鸽嘴村推出村规民约以来,村民自觉抵制好吃懒做、相互攀比、大操大办、低级媚俗、宗族派别等不良风气。遗弃子女、不赡养父母、不关爱兄弟姐妹等现象也逐渐消失。

  这一改变,源于巴中市近年来开展农村文化传承、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巴中市聚力“四好村”建设纪实

“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村建设要求。近年来,巴中市以建设“五彩巴中”为目标,突出绿色价值再造理念,开展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四好村”建设。

  截至5月底,巴中市共有2335个行政村,省级“四好村”95个,占全省“四好村”的6.4%,位居秦巴山片区之首;市级“四好村”174个、占全市行政村的7.4%。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村民住上好房子

  6月6日,记者沿着山路来到南江县燕山乡李寨村二组的村民冉德明家,一栋白色小洋楼在青山绿水掩映下显得格外美丽,房前成片的猕猴桃挂上了鸡蛋大小的果实。见到冉德明时,他正在产业园里除草、翻地。

  “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谈起近几年的变化,冉德明高兴得合不拢嘴,“要不是国家的好政策,我哪里住得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冉德明的妻子和大女儿因患病常年吃药,且需人随时照顾,上有70岁的父母,下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女儿。“两病两老一学”的家庭状况压得冉德明喘不过气来,“医药费、学费、生活费等支出很大,而收入就我一个人的务工工资,根本不敢考虑房屋改造的事情。”

  冉德明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巴中市大力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据李寨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以及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贫困户在搬进新居后,其宅基地须复垦,收归集体所有,让其产生效益。

  记者了解到,为大力推进“四好村”建设,巴中市坚持“建改保”相结合,注重“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让村内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

  产村相融

  鼓起村民“钱袋子”

  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至少1人实现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面小康标准;新农合参保率达100%,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有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宽带网……这是建设“四好村”的硬性条件之一。

  巴中多山,丘陵、山地占巴中市总面积的90%。如何让百姓既住上好房子,又鼓起“钱袋子”呢?

  规划立项时,巴中市对搬迁群众的增收路径进行针对性设计。安置点尽量安排在离城镇、园区、景点较近的地方,增加贫困群众打工挣钱的机会。同时,在中心村等搬迁安置点,因地制宜地配套发展特色产业,把搬迁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发展链条。

  距离通江县城约10公里的民胜镇鹦鸽嘴村,产业园与巴山新居交错相映。村民闫仕奎正在葡萄产业园里修剪葡萄枝叶,产业园旁便是他的新房子。

  “不仅有房子住,还能挣钱,真好。”闫仕奎介绍道,2012年种植大户熊纯华在鹦鸽嘴村投资3000多万元,流转600亩土地,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合同,每亩土地每年可获得流转费800元。我们还在产业园里打工,每天的收入超过100元。”家乡土地流转带来的新变化,让他打消了外出务工的念头。

  近年来,巴中市按照“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核桃、茶叶、巴药“三百”工程,发展生态养殖,打造“巴食巴适”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两大新兴业态,助推脱贫攻坚,为“四好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村规民约

  文明乡村树新风

  每天早上,鹦鸽嘴村村民贾桂英早早起床将门前落叶、垃圾清扫干净。“现在住上了好房子,儿子也结了婚。一家人住在一起,我得把屋内房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贾桂英说,村里规定要“门前三包”,个人要“自扫门前雪”,保证住户家里干干净净,整个村子都变整洁了。

  “‘四好村’”创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多注重物质形态,而‘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则立足精神层面,往往更有难度。”市委统筹办(农工委)主任杨毅认为,村规民约的主要特点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它的执行主要靠道德舆论的力量,靠村民的自觉遵守。

  自鹦鸽嘴村推出村规民约以来,村民自觉抵制好吃懒做、相互攀比、大操大办、低级媚俗、宗族派别等不良风气。遗弃子女、不赡养父母、不关爱兄弟姐妹等现象也逐渐消失。

  这一改变,源于巴中市近年来开展农村文化传承、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为了形成良好风气,巴中市通过推进农民夜校建设、“法治示范村”创建,构建技能提升培育培训体系,倡导和弘扬新乡贤文化,真正让老百姓养成好习惯。

  考评机制

  激励“四好村”建设

  “力争到2020年,全市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70%以上的村建成市级‘四好村’,80%以上的村建成县(区)级‘四好村’。”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巴中市出台了“四好村”创建考评办法。

  办法要求,考评工作要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要求,坚持标准,群众认可、公平公开、奖罚分明、正向激励,加快建设“四好村”。

  考评指标上,办法提出,坚持“建改保”相结合,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确保住上好房子;要求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基础上实现翻番,确保过上好日子;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爱党爱国、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等文明村风,形成好风气。

  对评定的市级“四好村”,每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命名,并在当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和授牌;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奖励补助;考评结果作为对县(区)党委、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县(区)予以通报表扬;同时,对进展缓慢、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追责;对开展不力的进行曝光批评、督促限期整改。(巴中日报)

建等活动。为了形成良好风气,巴中市通过推进农民夜校建设、“法治示范村”创建,构建技能提升培育培训体系,倡导和弘扬新乡贤文化,真正让老百姓养成好习惯。

  考评机制

  激励“四好村”建设

  “力争到2020年,全市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70%以上的村建成市级‘四好村’,80%以上的村建成县(区)级‘四好村’。”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巴中市出台了“四好村”创建考评办法。

  办法要求,考评工作要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要求,坚持标准,群众认可、公平公开、奖罚分明、正向激励,加快建设“四好村”。

  考评指标上,办法提出,坚持“建改保”相结合,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确保住上好房子;要求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基础上实现翻番,确保过上好日子;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爱党爱国、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等文明村风,形成好风气。

  对评定的市级“四好村”,每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命名,并在当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和授牌;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奖励补助;考评结果作为对县(区)党委、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县(区)予以通报表扬;同时,对进展缓慢、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追责;对开展不力的进行曝光批评、督促限期整改。(巴中日报)

 

页面功能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