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在路上 学在途中——来巴中,春日“趣”研学

来源:   时间: 2024-04-16 09:43:44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绿水青山中亲近自然,在巴人文化中感受神秘风情,在革命遗址处接受红色教育……随着天气变暖,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也成为当下不少学生一项重要的学习生活方式。

  研学旅行资源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4个

  红色博物馆纪念馆13个

  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5个

  全国红色经典线路1条

  全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3条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98处512点

  被誉为中国革命“露天博物馆”

  拥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2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研学旅行资源

  现建成省、市研学旅行基地41个,其中,省级23个、市级18个

  春季出游热度高

  我市迎来研学旅行小高峰

  今年以来,不论是我市的名胜古迹,亦或是文博机构,迎来络绎不绝的研学旅行团。

  3月29日,清明节前夕,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初2023级全体师生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开启一场学习历史、探寻红色足迹的研学活动。一路上,同学们一边畅想着美好旅途,一边讲述着红色革命故事。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做有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青年。”在聆听完守陵人王建刚老人讲述红军的故事和他守陵的缘由后,学生代表季雨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川陕苏区纪念馆,同学们感受着“红旗漫卷大巴山”的壮阔,从火种点亮到“赤化全川”,一件件展品与一段段文字,都在诉说着可歌可泣的红军故事。

  春暖花开日,出游踏春时。今年以来,光雾山诺水河春季研学游持续升温,接待了来自市内外的10余个研学旅行团队,研学游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4月3日,光雾山旅游区迎来黄家沟实验小学300余名师生,探寻地质奥秘,寻访米仓古道。孩子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乘坐燕子岭索道,穿越云海去到山顶,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深度观察光雾山独有的喀斯特地貌,在游玩中学习地质地理知识。

  今年4月1日—2日,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1000余名师生走进巴中,先后前往恩阳古镇、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等地开展“寻访红色印记,争做时代新人”研学旅行活动。

  “这是一次生动的革命教育课,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学生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教师乐世男说。

  巴中研学游资源丰富,不仅仅只是上述目的地,作为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巴中红色文化厚重、红色资源富集,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4个、红色博物馆纪念馆13个、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5个、全国红色经典线路1条、全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3条;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98处512点,被誉为中国革命“露天博物馆”;巴中拥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2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研学旅行资源,现建成省市研学旅行基地41个,其中,省级23个、市级18个。

  采茶、制作麻饼、石刻拓印……

  “行走的课堂”带来别样体验

  “掐采、提手采、双手采摘等3种采茶方式都可以,采摘的标准是两叶一芽。”清明节当天,到南江县长赤镇研学旅行的学生们在参观完红色遗迹后,学校还组织学生到南江华润希望小镇周边的茶山,趁着采茶时节,在老茶农的带领下了解茶树生长特点和种植养护过程,学习茶叶采摘的方法。

  “从参观学习到动手操作,这些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第二课堂’的别样魅力,也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学生何佳瑶说。

  “前来研学的团队,不仅能够感受历史文化,欣赏湖光山色,还能体验传统的手工制作麻饼、手工制作茶叶等特色课程。”长赤镇龙泉村党总支书记袁建平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的诗词给研学旅行作了生动注解。

  今年2月,《平昌县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其中提到要精心设计研学实践课程。

  在平昌白衣古镇景区,古镇探秘、翰墨飘香、“戏”说人生等特色课程深受研学团队喜爱,主要内容是了解千年古镇悠久历史、优良人文精神,优良家风石刻拓印,脸谱绘画等,每个课程的体验时间在30至60分钟不等。

  在三十二梁景区,还有农耕体验、茶艺百味、棋逢对手等特色课程,主要内容是参观农耕文化陈列馆、实地动手使用传统农耕用具、动手制作传统农家美食等,参观茶文化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祭茶、观茶、采茶制茶、泡茶等传统仪式、感受中国千年茶文化,聆听历史传说故事,沉浸式体验中国象棋文化,每个课程的体验时间均为60分钟。

  研学旅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此前,我市印发的《关于开展巴中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对研学旅行的开展方式、参与对象、组织保障、经费管理、审批流程、风险防控以及效果评价作出了规范性要求,为全市研学旅行提供了遵循。

  “在研学旅行课程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研学课程研发,依据巴中地域人文、自然资源特点,结合不同时节、不同学段、不同特点的学生构建自然类、历史类、人文类、体验类等课程体系。在线路上将深化与文化旅游部门、集团等合作,打造‘红色之美’‘自然之美’‘发展之美’‘文化之美’主题研学线路。”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方发力

  力促研学游逐步实现研学优

  4月2日,我市今年以来首个千人旅行团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研学旅行,这也对我市研学旅行接待能力提出了考验。

  “我们在收到学校的联系之后,便调取博物馆的骨干力量参与到此次研学活动的接待当中,下一步我馆将继续优化研学课程,提升服务质量,让全国各地中小学生来到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宣教科科长喻婷说。

  “为做好研学团队的服务工作,我们提前召开了协调会,组织培训加强安全教育,确保1000余名师生顺利抵达和返程,我们积极联系地方交警、文旅等单位,精准规划时间、精细安排绿色通道、多方协调规划汽车接驳方案,同时增派工作人员在景区、酒店等地点做好引导和帮扶工作。”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谯杰表示。

  优质的旅行服务不止于此。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独特的自然地质景观,配套的硬件设施,让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光雾山成为研学游的热门地。

  为切实做好研学游这篇大文章,市文旅集团早在2019年就开始谋划布局,在景区精装了研学宿舍、餐厅和文化展示厅,提升研学接待条件,同时积极拓展研学旅游市场,组织并接待近10万名中小学生到光雾山诺水河开展研学游,打响了巴中研学旅行品牌。

  此外,为推动研学旅行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我市还积极探索“非遗+研学”保护传承新模式,培育研学文旅新业态,促进文旅融合加快发展,依托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景区文创产品展销馆,设立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名家工作室,搭建“非遗基地+保护传承+研学培训”实践教育平台,建成非遗展示、技艺传承等研学基地50个、曲艺类研学基地11个。

  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坚持“一县一品牌、一线一特色”,聚焦巴山民俗歌舞、生产技艺等非遗资源,塑造非遗研学新型文化空间,打造民俗演艺、技艺展示、沉浸体验等非遗特色场景,推出非遗寻根之旅、体验之旅、品味之旅等主题研学线路10条,巴中通江银耳生产体验基地、平昌县翻山铰子体验基地纳入川东非遗之旅,全面展示巴中非遗魅力。(翁凯)

页面功能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