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总动员”为困境儿童撑起爱的“保护伞”

来源: 巴中晚报  时间: 2020-06-01 11:41:11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剪指甲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今,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逐步健全,孩子们在政府、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然而,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或远离父母,或肢体残疾……他们的童年过得如何?全社会又是如何关爱他们的?晚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社区

  “爱心妈妈”服务队

  为困境孩子送温暖“
 
  王阿姨,谢谢你们,我在这边过得很好,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了,请你放心!”“别这么客气,孩子,只要你们好好的就行。”
 
  5月31日上午,巴州区西城街道办事处草坝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凤娟一大早就收到来自成都的小俊发来的信息,王凤娟看到后,心里很温暖。
 
  据了解,小俊今年23岁,此前一直住在草坝社区。多年前,小俊的母亲因癌症去世,不久后,父亲也因病永远离开了他,小俊和年幼的弟弟成了孤儿,由年迈的外公照管。“我们得知小俊的情况后,便去他家里看望他和弟弟,政府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帮助。”王凤娟介绍,小俊的弟弟被妥善安置,社区也在成都为小俊联系了学校。
 
  近年来,小俊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为感激好心人的帮助,小俊每次都会把奖状和荣誉证书拍成照片,发给王凤娟,让“王阿姨”也开心一下。如今,小俊已顺利毕业,在成都一家物业公司上班。“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只要孩子过得好,我们也就放心了。”王凤娟说。
 
  这样的事例仅是我市社区工作人员关爱困境儿童的一个缩影。据悉,在2017年,草坝社区便成立了“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她们平日里抽空余时间去看望社区的留守孩子、困难孩子,也会去特殊教育学校给孩子们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如果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心,就可以积少成多,让世界充满爱。”王凤娟说。

  志愿者

  关爱无处不在

  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
 
  “上午九点,我们一行7人前往巴州区玉堂街道办事处北龛村五组看望了困境儿童小聆涵,得知其家里饮水困难后,我们实地考察了水源地,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后找到村社干部,对接相关部门,希望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下午2点,我们驱车前往南江县菩船乡,看望残疾儿童双双和他的爷爷,并给他们买了生活必需品,带去了爱心人士的善款。”这是来自一名志愿者的日记,关爱困境儿童,这些年来,他们脚步遍布我市各区县。
 
  据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龙心介绍,这些年来,他们已帮助的困境儿童及青少年300余名。对于救助的流程,龙心表示,一般他们先接到社区、学校、乡镇及当地志愿者发来的信息,在收集完相关资料后,进行初步核实,如情况属实,志愿者便入户走访。
 
  “当我们发现那些贫困孩子符合资助条件后,就对他们进行分类帮助。比如对于家庭贫困的孩子,就联系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发动大家关爱他们。”龙心说,如今,许多受助的孩子长大了,有的孩子大学毕业,有的高中毕业,为感激社会对他们的关爱,部分孩子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草坝社区"爱心妈妈"
 
  部门

  多措并举

  织密关爱“保护网”
 
  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不断建立健全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儿童福利保障网络,加大保障力度,如今,贫弱儿童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我市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区(县)属地管理职责、部门联动责住,开展专项行动,推动监护人、委托监护人、村(社区)签订“两单两书”,并构建社会参与的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救助保护机制,对排查出的61430名农村留守儿童录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明确救助类型和帮扶责任,根据全市留守儿童增减情况及时更新信息系统信息和工作台账,掌握其就学、健康、救助等情况,确保留守儿童生活监护全覆盖。
 
  在困境儿童保障方面,我市按照困境儿童类别建立分类保障帮扶机制,对孤儿病毒感染儿童按照集中养育1400元/月、分散供养900元/月的标准予以保障;对16周岁以下的特困供养儿童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其他类型困境儿童按照城市540元/月、农村350元/月低保标准(2020年标准)全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并按照150元/月标准实施分类调节补助;配备专(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2860人,负责困境儿童信息收集、识别、汇总,常态化开展监护巡访;对排查出的7243名困境儿童,录入全国儿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明确分类救助和帮扶责任。
 
  “在此之前,我们开展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摸底排查,共计摸排1687名儿童,对其中符合条件的11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台账管理,参照孤儿保障标准确定基本生活补贴,并对这些孩子落实城乡医疗救助、资助参保、助学金和学费减免政策。”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还依托市儿童福利院,利用基础设施、婴幼儿养育经验等试点向社会开放,优先满足特困家庭、残疾家庭等特殊困难家庭婴幼儿托育照护服务,逐步向普通家庭拓展服务。(牟柯)
 
 

上一篇:

下一篇: 考前焦虑 对症“下药”

页面功能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